《問答》---到底該不該禁中國片
在PTT看到一則文章「到底該不該禁中國片」,這個問題很有意思,多數人的回答應該都會是不該。影視是很特殊的產業,基本上是無國界的,你不必非到美國才能看美國片,不用飛到日本才能看日本片,它不是用”限制”就可以阻擋的。所以我的回答也是「不該禁」。我不會因為看不到大陸片就跑去看台灣片;我會看是因為我想看,我認為這部電影好看。影片的國籍不是需要考量的因素。
常會有人把台灣與韓國放在一起比較,韓國有很多保護政策,用政府的力量扶植很多產業,但這真的是好事嗎?基本上我是很懷疑的,越往後看,它也慢慢浮現出保護主義背後的問題,譬如:企業大到不能倒,企業財團化(家族化)、過勞、階級不流動等等,台灣也給某車廠很多資源,但它並沒有因此壯大。所以,最終還是回歸到產品本身,好的產品就不怕競爭;不好的產品拿再多資源也是浪費。
而我認為現在電影圈的問題是,劇本人才不夠多(好)。《海角七號》可以說是國片電影元年吧,它真的好看,我願意看第二遍、第三遍。《那些年
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第一次我也覺得很好看,但第二次開始有點疑惑我到底看了什麼,第三次以後就膩了,到現在一窩蜂出現這種文青愛情影片,真的滿難看的。《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會產生一種錯覺,你會以為你的高中生活就是這麼精彩,但沒有,大多數人都不是,大部分的高中生活是很煩悶的,上學、念書、補習、下課、睡覺,周而復始,根本就不是像九把刀的電影,但這部電影會紅有很大的原因應該是第一次出現這種類型的題材,而這類型的題材一多,就會讓人很煩悶,例如:《我的少女時代》、《六弄咖啡館》要特效沒有;對劇情沒有共鳴;演員又胡亂選角。再來《大尾鱸鰻》,它第一集打著賀歲片、台灣本土的名號,賺了很多票房,但實質上沒有什麼內容,就是看豬哥亮用諧音罵髒話充滿整部片,要演技沒有;要場景沒有;要劇情也沒有,然後它還拍第二集,票房差還怪台灣人不挺國片。
導演們,你們知道現在一張電影票多貴嗎?非假日將近三百塊,假日又是另一種價錢,為什麼你們覺得你拍了爛片還得讓人買帳呢?「看電影」不是一件必需品,它是一個即刻消耗品,既不會增值也不會保值,層次高一點的電影你還能獲得一些心靈安慰;爛一點的就只是獲得爽度。看電影的錢都可以去吃餐廳,或去飯店喝下午茶,至少還長肉;看電影,什麼都沒有。
我覺得電影很重要的部分是「共鳴」,或者正確的說是看電影的「誘因」,有時候是因為演員、劇情、愛國因素、喜好、心情等等。最近的《你的名字》,我個人的評價是劇情普通,但是畫風運境很美,人與人的羈絆描述的很深刻,這樣去電影院看就覺得不虧;《屍速列車》絕對是全亞洲最好看的殭屍片,當然特效方面等無法超越好萊塢,但劇本在人物描寫很細膩,演員表演也很到味。《冰雪奇緣》也只是一改王子救公主的橋段,隱晦的告訴女孩兒們別再一見鍾情了,並重新刻劃了「愛」的定義,就很好看。
電影跟電視劇不同,兩個小時要將故事表演出來,並取悅大眾的認同感,這是一件很難的事。正因為只有兩個小時左右,所以觀眾願意花錢看片,當然要求也就越高。演員必須有一定的演技,都花錢來看,不是要看演員生澀的表演,我很少看韓國電影,舉凡找偶像演的,我都不看,因為會覺得好像在浪費生命,韓國偶像大概可以說是稱霸亞洲了,也許在電視圈可以有很好的表現,在電影上總是會凸顯缺點,可以明顯看到演技很差,直到《屍速列車》才發現韓國電影慢慢的已經超越台灣了。
我近期花錢進電影院看過的台灣片是《總舖師》,它預告剪的很好笑就去看了,當然我沒有認為很好看,裡面有很多我覺得很無厘頭,不知道是什麼意義的橋段,看了有一點失望,但跟近期一窩蜂出現文青愛情故事比就好太多了,至少這是一個新的劇本,不是跟風的產品,看在「創意」份上,我願意支持。
然後,得批評一下台灣演員的演技,真的太爛了,如果長的帥(美)就可以擔任電影主角,那隨便一個路人都可以是主角,別說現在特效+化妝技巧進步到一個可怕的境界。最近很紅的王大陸,他在《我的少女時代》完全沒有演技可言,就是在賣帥,更凸顯該影片完全沒有深度。其次歐陽妮妮演技差就算了,還爆出一堆負面評論。台灣演藝圈陷入一個奇怪的輪迴(這樣形容很詭異,但想不到更好的詞),最近的新人都有背景,不是有錢人,就是父母是演藝人員,這都沒關係,畢竟靠關係才是捷徑。但是最讓人覺得可笑的是,這些演藝二代沒實力卻又不肯慢慢熬,又愛抱怨觀眾酸言酸語。我認為台灣演藝圈這種傲慢的態度會被觀眾反撲,也該被反撲,因應網路崛起,更多素人有被看見的管道,觀眾收看的管道也並非只有電視/電影,網路給了很多人機會。演藝應該帶來讓人娛樂,但是現在台灣影視沒辦法讓人感到快樂,反而會憤怒。
至於中國大陸電影我個人有點水土不服,很多大陸片我看不太懂,譬如: 趙薇導的《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》,就覺得很浮誇,我沒有經歷過中國大陸的求學生活,很難體會,老實說我根本不會想買票進電影院看;金馬獎《七月與安生》不否認是一部題材很新鮮的故事,但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反應;
好看的影片還是有,《寒戰》系列就很好看,香港在警匪片一直都拍的很好;《讓子彈飛》也是難得的好片,我是在金馬獎認識它的,然後電視開始播,發錢發槍的片段讓我印象很深刻;《小時代》也拍的不錯,當時新聞就把它比喻為華人版的《慾望城市》,砸錢拍下來的影片,金碧輝煌,外表是很好看,劇情就不怎麼樣,第一集還算可以,第二、三集不僅爛尾還很灑狗血。再說一遍,中國電影就是很容易讓人感覺很「浮誇」。
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大陸片來搶票房,因為兩岸文化不同,在大陸票房很好的電影,來台灣不一定會有一樣的成績,《大尾鱸鰻》在中國大陸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,這就是文化差異。台灣在特效、動作影片比較吃虧,技術有限,我們應該一方面嘗試突破,一方面去拍我們拿手的影片,但導演要去找新的題材,而不是重複的題材一直拍,我都三十幾歲了,真的對高中生清純愛戀沒有多大興趣!!《痞子英雄》雖然特效有點像《Batman:Dark Knight》,至少是一個不差的嘗試,裡面有一句台詞我覺得很棒,吳英雄說「你永遠不知道,走正確的道路,需要多大的勇氣」。《Suicide Squad》沒在看漫畫,不了解故事因果關係,但深深的被Harley Quinn吸引,這角色的設定、服裝、演技,都真的很到位,這就是誘因。《Dirty Grandpa》它的定位就是喜劇片,內容沒多大深度,但人哪有無時無刻都在追求真善美,偶爾只是想笑一笑,就是想看電影,這歸類在爽片,喜劇片也是有它的客群。能拍的題材這麼多,我就是不懂台灣電影到底怎麼回事。
電影導演時常喊沒錢,老實說有時候感覺是藉口。導演像是個造夢者,你要說服金主,告訴他這會大賣,而不是丟個劇本過來,跟對方說我需要資金,就要對方給錢,但對方看著大綱就開始想睡不願意投資,然後導演再來跟觀眾說「對不起,經費有限,請大家支持」;導演要說服觀眾,你的影片是好看的,至少它輕鬆、溫馨、感人,你得給我一種什麼樣的情感,讓我進電影院,而不是告訴我「這是國片,請台灣人花錢進電影院看」。但現在是導演們連選角都有問題,你的演員沒有演技、成天放話把自己捧得高高,我到底為什麼要花錢去讓你們賺錢?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