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輩子,我還看到的台灣棒球在國際賽事中奪冠軍嗎?


或者亞軍,或者季軍


我真的很難接受2008年台灣棒球在北京奧運輸給中國大陸,從此之後,台灣在國際賽事都逐漸被邊緣化,到今年(2017)連八強都進不去,真的是很難接受。

「雖敗猶榮」😒 我本來不知道「鍋貼」是什麼意思,每每國際賽事有台灣參賽,一堆人開始洗鍋貼,寫到最後也不得不知道,我還曾經真的在台灣打輸球去吃八方雲集。輸的感覺,真的事他X的非常不爽,但是從哪時候開始台灣已經輸別的國家這麼多了? 台灣,要「雖敗猶榮」到哪時?

台灣職棒曾經因假球案讓許多球迷失望過,每次多少都會失去一些觀眾,球員近勢短利的結果,就是讓台灣的棒球生態處在五、六零年代,政府不幫忙、企業家不投資,連觀眾都沒有,我也失望、也難過,可是任何國際賽事我永遠都會為台灣的運動員加油,身為台灣人國際處境艱難,可是我很驕傲,我們在一片混沌中活下來了。

說棒球是台灣的國球一點都不為過,雖然還是有其他運動,例如:桌球、網球、高爾夫球、撞球等等,但這都是比較屬於個人努力換來的榮譽,觀眾比較沒有參與感;至於籃球太吃身材,亞洲人就是高不過歐美人,別說打什麼國際賽事;足球需要太多人,而且現階段在台灣還不成熟。只有棒球,優點是它規則相對簡單,台灣有穩定且逐漸成熟的發展史,當然還不夠好,可是怎麼會這麼差? 我們沒那麼差。

輸球、贏球真的不是那麼重要,如果今天台灣職棒的能力跟中國大陸一樣,根本不會有人苛責,問題不是,我們有打贏日本二軍的實力,但在國際賽事就是贏不了。運動場上,我真的很討厭韓國,不擇手段要贏的方式讓人很反感,運動家精神應該是公平、正直、謙遜和不放棄,所以運動才會感人,總是讓觀眾可以學到什麼。棒球是最簡單團結台灣人的事情,沒有政治立場、沒有世代問題,國際賽事裡大家都會守在螢幕前、賽場一起為台灣加油。電影《Invictus》曼德拉用橄欖球團結了南非,不管是誰看了都為之動容,大家團結一心喚出「加油」。電影《Moneyball》想盡辦法拼命要贏的決心,身為觀眾都熱血沸騰。

所有1970年後出生的台灣人,正被一群貪得無厭的老人掐緊脖子,年輕人都快受不了卻甩不掉。經濟起飛前,那群老人為了生活、為了錢無所不用其集,任何方式、任何方法,那時候哪有環保意識,以前可以隨便排放廢水,現在能嗎?五、六零年代,隨便找個行業都能致富,現在台灣哪還有低階製造業可以做,光成本就沒辦法跟大陸比,迫使台灣必須進入轉型,但是賺飽飽的老人捨不得權力和金錢去為下一代改變,他們總是問「以前可以,為什麼現在不可以?」,大家都活得很痛苦,老人不懂為什麼要改變;年輕人不懂為什麼改變不了。可是,任何人都擺脫不了時代的變遷,我們總是要想辦法因應時代趨勢,能走在時代前面這是最好,如果不行也要盡量跟上。有一群人一直活在過去,想著「亞洲四小龍」,念著「經濟起飛的年代」,記著「蔣經國的十大建設」,說實在的這些真的很無感,那些過去年輕人都沒有經歷過,以前可以不顧環保、以前可以壓榨(人身攻擊)員工、以前可以打小孩、以前可以賣毒食品等等等,現在通通不行。不管你幾歲,往前走吧,往前看吧,別一直念著已逝的過去了,歷史是要讓我們了解當年文化背景、學習成長,不是讓你停在過去。

台灣未來在哪裡? 我真的不知道。

我不想把本篇文章無限擴張,但萬事與政治相關,棒球要改變也得立委們去提案修法,去改變環境制度,因為這不是錢的問題,而是錢沒有被落實運用在棒球上。台灣蓋一個巨蛋卻不能打棒球,旁邊設一堆商場,還不夠可笑嗎? 假設棒球員18歲站上WBC,心理不夠堅強、技術不夠成熟,表現一定不怎麼樣;22歲再被選上,太年輕驗不夠,表現平平;26歲正值年輕力壯,但經驗仍是稍嫌不足;再來就30歲了,一個球員最佳狀態;下一屆34歲也許無法參加了。這麼看來,一個球員最有機會拿獎牌或許是26歲和30歲,台灣還要這麼虛耗棒球員的生涯嗎?

台灣人不習慣去規劃長遠計畫,想培養好的人才不是一、兩年做的到,要看四年、八年、甚至十年陸續去改革,逐步修正,才能組到一支最強的台灣隊,到時候世界各地的旅外選手都會回來,那不是愛國心,而是信念。前提是,不能再這樣瞎耗了!!!

「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」,希望有天可以看到台灣棒球可以站在國際舞台,就那麼一瞬間也好...不,不只一瞬間,告訴世界,棒球領域也該有我們的位子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