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評《麻醉風暴2》---台灣醫療制度下,讓所有人都很艱難
「現在正要開始改變」
推薦指數: ★★★★☆
我想到第三季演什麼了,主題「Reform」,換熊森當主治,帶領一批新世代的實習醫生,讓吳慷仁重新回來演醫生,或許可以演手術很厲害,有點勢利眼的類型。
Never give up...然後呢?
《麻醉風暴2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,可是我其實很喜歡最後一集,特別是片尾,片尾的配樂非常好聽,真的有一種可以改變未來,看到希望的感覺。我很喜歡最後蕭政勳出現在演唱會的場景,台上熊森看著他,不的不說李國毅把那種看著故人的感情表達的非常好。
所以總結,我給《麻醉風暴2》70分,回過頭去看,我真的有很多不滿,整個劇本流暢度不夠,有些演員演得太用力,有些橋段太詭異,有些人物刻劃不深,回歸劇本上有太多瑕疵,可是這一切在最後一集都釋然了。
就不再說個別演員的缺點,特別是梁正群和孟耿如,追劇的時候都寫過了,我想從醫療制度寫起,《麻醉風暴》之所以震撼人心,是因為它的劇情貨真價實發生在你我身邊,不時會看到某家人為了錢不肯讓家人死亡,拚了命搶救;或者濫訴控告醫生,有句話就在嘲諷「最快致富的方法就是告醫生」;還有詐領保險金、讓年輕醫生背黑鍋,變態的排班,醫療人員過勞等等,《麻醉風暴》2015年上映到現在台灣的醫療制度並沒有改善,兩年過去了,到底改變了什麼? 曾經台灣的健保制度讓國外羨慕,現在卻已沒人稱讚,我認為這是一項對的措施,可是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? 健保最初的用意是讓大家都看得起醫生,不會因為沒錢無法治病,可是卻變成有錢人的漏洞,變成貪小便宜人的濫用,窮人用不起好的藥,最初健保的立意不見了,衛服部每年都要調漲健保費,可是根本的問題不解決,逼著醫生開比較差的藥,患者的病不會好,連醫療都變成有錢人的專利,到底在台灣活的這麼辛苦是為什麼?
看到收視率其實有點傷心,跟我預期差太多了,好的片,在台灣也該有4%以上,我認為《麻醉風暴2》有這個實力,真正播出後,只有第一、二集比較震撼,漸漸地浮出台劇有的問題
1. 過度強調真實性,弱化戲劇張力,如果你常看醫療片,會發現不管哪一個國家,急診的時候一定加上配樂,觀眾需要臨場感去增加注意力,他可能在滑手機、在講電話、注意力分散,然後就錯過精彩的橋段,急迫的聲音會趕緊拉回觀眾。
2. 導演在錯位的方式需要加強,當觀眾很認真看影片的時候,就容易看到bug,那麼為了減少這個缺點,鏡頭快速轉換是必須的,照一下病人的表體,醫生開刀的表情,機器顯示,血液等等,我建議可以跟韓國學一下,韓國醫療片手術房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,前一陣子《浪漫醫生金師傅》每台刀都會噴血,都剛好噴眼睛,然後永遠看不到內臟,可是導演快速切換鏡頭,觀眾會以為自己看了什麼,就算什麼都沒看到,也可以透過這個方式知道,好像病危了。
3. 演員要擺對位置,特別是男女主角,因為他們出場最多,旁邊配角演的爛都可以算了,主角一定要有演技,或許可以試戲吧! Hollywood的演員好像都得試戲,台灣演員的演技真的很需要加強,韓國不管哪個年齡層,他們基本的演員的底子都是有的,我不知道台灣演藝圈到底發生什麼事,同樣年齡,差不多資歷,韓國就是演得比較好,甚至連中國都演得比台灣好,可以去觀察看看,中國最近偶像劇都用自己人,不太用港台的演員當主角,只有早期就到中國的台灣藝人才會當主角,譬如: 林心如、陳喬恩、霍建華等,新生代越來越少,因為別人比你們更瘦、更美、更有演技,所以要加油啦,別再替人抬轎了。
4. 再回來說劇本,劇情很扁平,有發現嗎? 有一些應該可以說出很棒的對話,但都沒有,都停在一個平淡的對話中。我最近在看美劇《The Good Doctor》,它吸引人的是Shaun Murphy時不時無心的一句話,卻帶給人震撼的醒悟,那些外表不似完美的人,他們也有著同情心,他們也能做好一件事,高端、專業的事,只是欠缺機會。我最喜歡《麻醉風暴2》「你動不動就說你扛,真要給你扛,你扛的起嗎?」,很可惜它欠缺一個大型事件去表達這句話,話可以講得很美,可是承擔責任卻沉重的讓人無法站起來。
5. 我知道《麻醉風暴2》的幕後團隊都盡力,所以我才願意花這麼多心力,但是,再盡力一些好嗎? 台灣不能再輸了,連電視劇/電影都輸,台灣人真是太辛苦了,我們多久沒有一部好看的電視劇,沒有一部紅透海外的電視劇,有多久台灣偶像劇失去競爭力。這些其來有自,我們曾經拿了一手好牌,現在只剩下爛牌,而這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"不改變",當全世界都在進步,都在嘗試新的方法,台灣沒有改變,導致現在這種情況,這真的不是一句"台劇沒有錢"可以解釋的,印度也沒有錢啊,他們照樣拍得出膾炙人口的電影,認真培養編劇吧! 你們的工作環境得自己改革啊,為什麼總是寄望政府? 有好劇本,有好導演,有好演員,再跟政府要錢,順序難道不該是這樣?
我希望《麻醉風暴2》當台灣的引言,讓影視工作者去認清台灣影視環境,再說一次「錢,不是台灣拍片的最大問題,根本是連劇本都很難看」,就不再多寫了,從現在開始改變吧! 什麼都好,錯也沒關係,都總比原地打轉來的強。
推薦指數: ★★★★☆
Never give up...然後呢?
《麻醉風暴2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,可是我其實很喜歡最後一集,特別是片尾,片尾的配樂非常好聽,真的有一種可以改變未來,看到希望的感覺。我很喜歡最後蕭政勳出現在演唱會的場景,台上熊森看著他,不的不說李國毅把那種看著故人的感情表達的非常好。
所以總結,我給《麻醉風暴2》70分,回過頭去看,我真的有很多不滿,整個劇本流暢度不夠,有些演員演得太用力,有些橋段太詭異,有些人物刻劃不深,回歸劇本上有太多瑕疵,可是這一切在最後一集都釋然了。
就不再說個別演員的缺點,特別是梁正群和孟耿如,追劇的時候都寫過了,我想從醫療制度寫起,《麻醉風暴》之所以震撼人心,是因為它的劇情貨真價實發生在你我身邊,不時會看到某家人為了錢不肯讓家人死亡,拚了命搶救;或者濫訴控告醫生,有句話就在嘲諷「最快致富的方法就是告醫生」;還有詐領保險金、讓年輕醫生背黑鍋,變態的排班,醫療人員過勞等等,《麻醉風暴》2015年上映到現在台灣的醫療制度並沒有改善,兩年過去了,到底改變了什麼? 曾經台灣的健保制度讓國外羨慕,現在卻已沒人稱讚,我認為這是一項對的措施,可是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? 健保最初的用意是讓大家都看得起醫生,不會因為沒錢無法治病,可是卻變成有錢人的漏洞,變成貪小便宜人的濫用,窮人用不起好的藥,最初健保的立意不見了,衛服部每年都要調漲健保費,可是根本的問題不解決,逼著醫生開比較差的藥,患者的病不會好,連醫療都變成有錢人的專利,到底在台灣活的這麼辛苦是為什麼?
看到收視率其實有點傷心,跟我預期差太多了,好的片,在台灣也該有4%以上,我認為《麻醉風暴2》有這個實力,真正播出後,只有第一、二集比較震撼,漸漸地浮出台劇有的問題
1. 過度強調真實性,弱化戲劇張力,如果你常看醫療片,會發現不管哪一個國家,急診的時候一定加上配樂,觀眾需要臨場感去增加注意力,他可能在滑手機、在講電話、注意力分散,然後就錯過精彩的橋段,急迫的聲音會趕緊拉回觀眾。
2. 導演在錯位的方式需要加強,當觀眾很認真看影片的時候,就容易看到bug,那麼為了減少這個缺點,鏡頭快速轉換是必須的,照一下病人的表體,醫生開刀的表情,機器顯示,血液等等,我建議可以跟韓國學一下,韓國醫療片手術房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,前一陣子《浪漫醫生金師傅》每台刀都會噴血,都剛好噴眼睛,然後永遠看不到內臟,可是導演快速切換鏡頭,觀眾會以為自己看了什麼,就算什麼都沒看到,也可以透過這個方式知道,好像病危了。
3. 演員要擺對位置,特別是男女主角,因為他們出場最多,旁邊配角演的爛都可以算了,主角一定要有演技,或許可以試戲吧! Hollywood的演員好像都得試戲,台灣演員的演技真的很需要加強,韓國不管哪個年齡層,他們基本的演員的底子都是有的,我不知道台灣演藝圈到底發生什麼事,同樣年齡,差不多資歷,韓國就是演得比較好,甚至連中國都演得比台灣好,可以去觀察看看,中國最近偶像劇都用自己人,不太用港台的演員當主角,只有早期就到中國的台灣藝人才會當主角,譬如: 林心如、陳喬恩、霍建華等,新生代越來越少,因為別人比你們更瘦、更美、更有演技,所以要加油啦,別再替人抬轎了。
4. 再回來說劇本,劇情很扁平,有發現嗎? 有一些應該可以說出很棒的對話,但都沒有,都停在一個平淡的對話中。我最近在看美劇《The Good Doctor》,它吸引人的是Shaun Murphy時不時無心的一句話,卻帶給人震撼的醒悟,那些外表不似完美的人,他們也有著同情心,他們也能做好一件事,高端、專業的事,只是欠缺機會。我最喜歡《麻醉風暴2》「你動不動就說你扛,真要給你扛,你扛的起嗎?」,很可惜它欠缺一個大型事件去表達這句話,話可以講得很美,可是承擔責任卻沉重的讓人無法站起來。
5. 我知道《麻醉風暴2》的幕後團隊都盡力,所以我才願意花這麼多心力,但是,再盡力一些好嗎? 台灣不能再輸了,連電視劇/電影都輸,台灣人真是太辛苦了,我們多久沒有一部好看的電視劇,沒有一部紅透海外的電視劇,有多久台灣偶像劇失去競爭力。這些其來有自,我們曾經拿了一手好牌,現在只剩下爛牌,而這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"不改變",當全世界都在進步,都在嘗試新的方法,台灣沒有改變,導致現在這種情況,這真的不是一句"台劇沒有錢"可以解釋的,印度也沒有錢啊,他們照樣拍得出膾炙人口的電影,認真培養編劇吧! 你們的工作環境得自己改革啊,為什麼總是寄望政府? 有好劇本,有好導演,有好演員,再跟政府要錢,順序難道不該是這樣?
我希望《麻醉風暴2》當台灣的引言,讓影視工作者去認清台灣影視環境,再說一次「錢,不是台灣拍片的最大問題,根本是連劇本都很難看」,就不再多寫了,從現在開始改變吧! 什麼都好,錯也沒關係,都總比原地打轉來的強。